首页» 党建之窗» 制度建设

教学技术与网络中心党支部党员群众利益表达和协调制度

发布日期:2010-06-10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因此,对于此项工作,基层党支部负有重要职责,特制定教学技术与网络中心党支部党员群众利益表达和协调制度如下:
一、 扩大群众的政治参与,建立党员群众民意反映制度,让中心党员群众有反映问题的渠道。1、凡中心拟新上的重要项目提前预告,对重要的专项建设申请书内容进行公示,收集群众的意见;2、凡中心的大额资金支出,部门津贴的发放,职称的评定,分中心干部的考核、聘任,党员发展、评选先进等事项均要在中心教工讨论后再做决定;3、凡中心教工对学院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向学院领导反馈;4、设立教网中心征求意见箱和中心领导干部信箱。
二、 尊重和保障教学技术与网络中心教工的的利益表达。1、每学期召开一次教工座谈会,专门收集中心教工对中心、学校建设发展和教工利益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每学期定期进行问卷调查。每学期初就有关重要问题设计问卷调查表,充分尊重和考虑中心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3、每学期召开有全体教工参加的工作研讨会。
三、 要关心弱势群体。党支部要支持和帮助教职工弱势群体建立正常的、规范的利益表达机制,定期征求他们的意见,努力解决他们的困难,及时向上级反映他们的心声。
四、 建立健全利益引导机制。党支部每学期定期向党员群众进行教育宣传,使党员群众树立合法、合理、公平、公正的利益获取观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五、 建立健全利益约束机制。加强有关制度的配套建设,规范教职工主体及其行为。规范工作秩序,确保中心党员群众利益主体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加强道德建设,约束和规范教工的利益动机和利益行为,引导他们合理选择利益目标,自觉调整利益需求,科学选择利益行为,正确处理利益关系。
六、 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党支部要注意调整各种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如党员与群众关系、上级与下级关系等)。调整、缩小人们之间的利益差距,建立健全教网中心的利益调节机制,努力建设和谐的教网中心。
七、 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给利益受损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一定的补偿,以提高公平的程度,促进中心的稳定和发展。
八、 认真落实院党委制定的《北京印刷学院党员群众利益表达和协调制度》。

 


教学技术与网络中心党支部
2007.3